全网整合营销服务商

电脑端+手机端+微信端=数据同步管理

免费咨询热线:024-5526048

瞄准世界技能大赛,11名“北京工匠”进入国家集训队

9月23日,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闭幕。在为期5天的比赛中,全国技能人才在赛场上切磋技艺、展现才能。北京市代表团共有105名选手,在比赛中展示出了首都技能人才的风采,47名选手获得国赛奖项,其中银牌2枚、铜牌1枚。北京市代表团将有11名获奖选手进入国家集训队,参加明年在上海举办的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的集训和选拔。

 

高职院校老师参加国赛:“给学生打个样”

 

潘协灿是北大毕业的硕士,目前在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担任老师,在本届全国技能大赛中参加区块链技术项目的比赛。所谓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开放共享的数据存储方式。潘协灿向记者举了个例子,区块链就像建筑盖大楼,比赛的第一个模块比的是打地基,第二个模块是搭建钢架结构,后边就要给这个大楼盖起一砖一瓦,最后一天装修,对区块链来说就是要保证安全。

 

谈到为什么来参赛,潘协灿说想给学生打个样,“原来指导学生参赛的时候,总觉得口说无凭缺少经验,通过参加比赛的过程,深入各个环节更好地代入学生的感受,也助力学生更好地比赛。”潘协灿说,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等是相对比较新的专业,最近几年有学校陆续开设相关的专业,自己所在的学校也开设了区块链导论相关课程。

 

在本次全国技能大赛上,潘协灿获得区块链技术赛项优胜奖。

 

13年养老服务从业者参赛:“很庆幸选择这个朝阳行业”

 

北京市代表团参赛选手乔莉,在本次大赛中同样获得优胜奖。乔莉已经从事养老行业13年,她说,“很庆幸加入养老服务这个朝阳产业。”20岁那年,乔莉从护校毕业,进入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担任护士,没想到一干就是十多年。那时候养老服务行业还不像现在这么热,乔莉是单位里最小的护士。说到变化,乔莉说,“现在可不一样了,福利院里有不少‘00后’,我已经成了单位里的大姐姐。”

 

作为一名养老行业从业者,乔莉见证了养老服务的变迁。她说,养老护理越来越需要专业能力和医疗护理知识,还有对老人康复护理和心理需求的满足,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对养老护理人员的要求更高了。“以往人们对养老院缺乏生气的刻板印象,要被彻底打破了,老人们通过专业的护理,都可以享受到幸福快乐的晚年生活。”

 

从2017年起,乔莉开始参加行业比赛。她说,随着行业服务标准的提升,每次参加比赛都是一次检验,推动自我能力提升的同时,拉动行业标准的提升。

 

跨专业参赛杀出的“黑马”:三个月练出默契搭档

 

在北京市代表团中,一对“最萌身高差”搭档格外显眼,他们是园艺项目的参赛选手——来自北京市顺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高级技工学校的郝书洋和罗灏邈。

 

二人因赛相识,罗灏邈是物流专业的学生,和同学通过自学园艺知识参加比赛,一路过关斩将。然而在比赛前,队友因故受伤无法参赛,郝书洋和罗灏邈成为新的组合,参加本次大赛。三个多月的备赛相处,两个人从最初的意见不一,练到一个眼神就知道对方要用什么工具。

 

与往届大赛不同,本届大赛园艺项目缩短了两个小时,郝书洋和罗灏邈拿到赛题后,迅速调整每个模块时间,保证了作品的完成度。与其他赛项选手不同的是,经过两天的赛程,两人的衣服、裤子和鞋子上留下了参赛的“痕迹”。郝书洋说,在一个6米见方的沙坑里做园艺作品,有的环节要跪着完成,衣服脏了在所难免。

在比赛中展, 那时候养老

 

罗灏邈表示,通过这次参赛,发现了自己在园艺方面的天分,也给未来就业增添了一个新的选择。

 

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编辑 张磊 校对 杨利

您的项目需求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